青海特产圈

青海特产圈

特产馆:青海馆
110
话题 32
青海,简称青,省会西宁,位于中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青海有着“世界屋脊”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源”、“江河源头”、“中华水塔”。
  • 特色农产品【同仁黄果梨】

    特色农产品【同仁黄果梨】

    同仁黄果梨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特产,具有味浓郁纯正、富含汁液、营养价值丰富的特点。黄果梨经后熟自然冷冻后逐渐变为黑褐色,养分含量丰富,在清热解表、降压止咳、化痰利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医药、保健功能,是天然绿色保健品的优质原料,极具开发潜力。同仁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隆务河纵贯全境南北,形成东西部山区和中部河谷地区。境内山峦起伏,河谷相间,地貌复杂多样。地势南高北低,同仁县最高点为阿米夏琼山(海拔4767米),最低点麻巴沟口(海拔2160米),相对高差2607米。同仁县总耕地面积0.75万公顷,其中水浇地0.18万公顷,土壤类型以栗钙土、灰钙土和灌淤土为主,质地壤土,微碱性,土壤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适宜同仁黄果梨的生长和发育。产区域年平均降水量为425.7毫米,主要集中在6至9月份,加之地处隆务河畔,隆务河等水源能满足黄果梨整个生长期需水量。产地处青藏高原,因海拔高而形成了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并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气候特征。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地区差异显著,光照充足,日射强,全年平均气温5.2℃,年日照总时数达2634.9小时...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238
  • 特色农产品【民和旱砂西瓜】

    特色农产品【民和旱砂西瓜】

    民和旱砂西瓜是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特产,质地酥脆、果汁多、甘甜、瓤沙、味纯。民和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土壤资源,为西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种植出的西瓜含糖量高,口感清爽脆甜,食用品质好,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民和县位于北温带高原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为:冬秋长,春夏短,四季不分明;光照充足,降水较少,四季分配不均,气候干燥,昼热夏凉,温度变化剧烈,灾害性天气较多;温度、降水,地域差异明显。昼夜温差大,较低的夜温有利于西瓜同化产物的运输和降低呼吸对养分的消耗,提高果实含糖量,形成民和旱砂西瓜的独特风味。民和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西南部多为高山。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地形复杂,地貌破碎。南部和北部分别以黄河谷地和湟水谷地,中部为中低山河谷相间地区,西南、西部县界为高山区。民和县位于北温带半干旱地带,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和灰钙土,土壤有机质丰富,物理性状良好,适宜民和旱砂西瓜的生长和发育。民和县因受东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降水地域差异较大。降水量偏少,且四季分配不均,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湟水、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县...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1-20
    浏览 77
  • 特色农产品【柴达木枸杞】

    特色农产品【柴达木枸杞】

    在中国西北内陆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达木盆地中,一种被誉为“高原红宝石”的独特植物在这片荒漠绿洲中熠熠生辉,它就是柴达木枸杞。柴达木枸杞以其卓越的品质、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这片干旱土地上的生态奇观与文化瑰宝,也是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海西州位于青海省的西部,大部分地区都在柴达木盆地内,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独特,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常年干旱、多风、少雨。年平均气温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7毫米,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降水都集中在5月到9月,适宜种植柴达木枸杞。柴达木枸杞又名青海枸杞、柴杞,主要出产于柴达木盆地,果实饱满、色泽鲜红、口感甘甜,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抗氧化物质,尤其是枸杞多糖和β-胡萝卜素含量极高,对人体具有显著的滋补养生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和食品领域。柴达木枸杞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早在丝绸之路开通时期,枸杞就作为珍贵的药材和食材,随商贾驼队走出柴达木,进入中原大地,乃至远播海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柴达木枸杞不仅见证了丝路贸易的繁华,更深深融入了当地藏、汉、蒙等多民族的日常...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15
    浏览 75
  • 特色农产品【贵德软儿梨】

    特色农产品【贵德软儿梨】

    贵德软儿梨,这一源于中国青海贵德地区的特色水果,凭借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果品世界里独树一帜,成为黄河谷地一颗璀璨的生态与文化明珠。贵德县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坐落在黄河西岸,这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赋予了贵德软儿梨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秋季成熟的贵德软儿梨外表呈现出诱人的青黄色,然而,它的独特之处并不仅仅在于其初熟时的清脆甘甜,更在于经过秋冻冬藏后所发生的神奇变化。严冬季节,经低温处理后的软儿梨果肉由硬变软,内部糖分转化得更加醇厚,颜色转为深棕色,口感则变得软糯多汁且微酸回甘,如同天然的果冻冰激凌,被誉为“冬天里的甜蜜奇迹”。贵德软儿梨之所以能够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岁月流传至今,并深受人们喜爱,除了其独特的风味,更得益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软儿梨,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有润肺止咳、生津化痰的功效,对于生活在干燥寒冷高原地区的人们来说,无疑是极佳的养生食品。在贵德,软儿梨的种植历史悠远,早已融入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中。每到丰收季,软儿梨不仅仅是家庭餐桌上的美食,更成为了邻里亲友间相互赠送、表达祝福的礼品。同时...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15
    浏览 58
  • 特色农产品【门源小油菜籽】

    特色农产品【门源小油菜籽】

    在中国西北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有一片每年夏季都会铺满金黄地毯的辽阔田野,那里生长着一种独特的油料作物——门源小油菜籽。门源小油菜籽不仅是青海高原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历史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门源当地的黑土地是天然适合小油菜生产的理想地带,土壤肥沃,气候冷凉湿润,现已建成“农业部油菜万亩高产示范区”“国家油菜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等。小油菜籽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县辖行政区域内,生产区域遍及全县4镇8乡,主要种植浩油11号。门源小油菜籽脂肪含量≥30%,磷≥0.6%,镁≥0.02%,铁≥0.005%,具有理想的种子外观及优良的贮存性,油品味道浓郁,香味纯真,是我省的主要食用油。2008年门源油菜花被评为国家4A景区和青海省“我心中最美丽的十大景观”。从2000年开始至今,门源县依托油菜花特色旅游资源,借助“油菜花旅游节”突出打造“百里花海”旅游品牌,提高了门源县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今后门源县扩大开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门源小油菜籽种植的历史悠久,源于这片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15
    浏览 54
  • 特色农产品【班玛藏雪茶】

    特色农产品【班玛藏雪茶】

    在青藏高原东缘,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崇山峻岭间,孕育着一种独特的高原茶品——班玛藏雪茶。这款茶饮,以其独特的生长环境、优良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连接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桥梁,成为了高原秘境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班玛藏雪茶的源头可追溯至藏族先民的智慧与自然环境的恩赐。班玛县地处海拔3000-4000米的高寒山区,这里有充沛的阳光、纯净的空气、优质的水源以及富含矿物质的土壤,为藏雪茶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藏雪茶树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顽强生长,汲取天地精华,使得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滋味独特。藏雪茶的采摘和制作工艺充满了民族特色和历史传承。每年春夏之交,藏族妇女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穿梭在碧绿的茶园中,小心翼翼地采摘新鲜的茶叶。然后,按照传统藏茶工艺,通过杀青、揉捻、发酵、烘焙等一系列工序,最终制成香气醇厚、汤色明亮、回味悠长的班玛藏雪茶。在藏族文化中,茶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人际交往的媒介。班玛藏雪茶在藏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每日清晨的酥油茶,还是款待宾客的迎宾茶,都离不开藏雪茶的陪伴。此外,藏族的茶文化还体现在隆重的茶会仪式上,通过敬...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15
    浏览 46
  • 特色农产品【玉树芫根】

    特色农产品【玉树芫根】

    在中国青藏高原东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有一种深藏在冰雪覆盖、蓝天白云下的植物瑰宝,它就是玉树芫根。这种看似普通的根茎作物,不仅在严苛的自然环境中傲然生长,为高原居民提供着丰富的营养和生活所需,更是承载着藏族人民千百年来的生活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国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玉树芫根,学名"Polygonum aviculare",在藏语中称为“擦擦”,原为玉树地区野生植物,后经人工种植扩大生产。玉树芫根生长快,产量高,营养好,肉质细嫩,皮薄脆甜,适应性强,抗寒和抗病能力强,耐贮运,为饲料、蔬菜兼用作物,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玉树芫根呈扁圆形,表皮光滑,无裂口,单个重250克以上,肉质致密,脆嫩,微甜,有辛辣味,具有味甘性温、清热解暑、滋补增氧、明目利湿、开胃消食、解醉醒酒、减肥的作用。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芫根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对人体非常有益。玉树藏语意为“遗址”,北与本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相连,西北角与新疆的巴音郭楞自治州接壤,东与本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西南与西藏昌都专区和那曲专区交界。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势高,气候严寒,形成...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4-03-15
    浏览 16
  • 玉树芫根: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玉树芫根: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玉树芫根的历史与文化故事,犹如一部流淌在岁月长河中的民族史诗,凝聚着藏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传承着高原大地的生态密码与人文情怀。玉树芫根在藏语中被称为“擦擦”,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种高寒植物,能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严酷环境中顽强生长,其发达的根系深深植根于贫瘠的土壤,为藏族人民提供了宝贵的营养来源。早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就发现了这种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并逐步将其驯化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药食同源的食材。在漫长的岁月里,玉树芫根不仅滋养了高原人民的身体,更深深嵌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文化习俗中。每当金秋时节,玉树地区会举行庄重的芫根丰收节,村民们载歌载舞,感恩大地的馈赠,表达对丰收的喜悦。与此同时,芫根也被广泛应用于藏医药中,被视为对抗高原病痛、调节体质的良药,由此在藏族医学宝典《四部医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玉树芫根更是占据了核心位置。无论是日常炖煮的汤羹,还是节日庆典的餐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藏族人民创造性地将芫根研磨成粉,制作成各种美食,比如“糌粑”、“擦擦”等,既保留了芫根的原始风味,又赋予了它丰富的营养价值,从而在代代相传中积淀为藏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02 20:40
    浏览 4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