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圈

安化黑茶圈

特色农产品:安化黑茶
242
话题 4
安化黑茶,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具有“茶汤透明洁净、叶底形质轻新、香气浓郁清正”的特点,是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目前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安化黑茶是六大基本茶类之一,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品以茯砖、黑砖、花砖等产品为主,在古代,一部分内销山西、陕西、甘肃、绥远、宁夏、新疆、西藏、蒙古等地,一部分加工制压成砖,除内销西北各地外,还外销苏俄,特称“砖茶”。​安化黑茶历史悠久,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曾列为朝廷贡品。
  • 特色农产品【安化黑茶】

    特色农产品【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是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特产,具有“茶汤透明洁净、叶底形质轻新、香气浓郁清正”的特点,是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主要品种有“三尖”、“三砖”、“一卷”,目前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权威的台湾茶书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安化古称梅山,地处湘中偏北,雪峰山脉北麓,资水中游。是一个“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旱土和庄园”山区,宋代建县时,茶树已“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其处于神秘北纬30°和地球南北轴线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境内群山连片,丘、岗、平地分布零散,山体切割强烈,溪谷发育,水系密度大。茶园土壤以酸性和弱性为主,氮、钾等有机质含量丰富。安化县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茶树的生长期长达7个多月。安化境内有占全球85%冰碛岩地貌,其岩层厚度、规模和岩石质量均称“世界之最”,被科学界称为“世界奇观”。在这样的土地上种茶,使茶叶平均含硒量为0.22ppm,是全国茶叶含硒平均值的两倍,世界茶叶含硒平均值的7倍,为适度“富硒茶”。冰碛岩这种6亿年前冰河世纪的遗迹是形成安化茶叶优良品质不可复制的地理环境条件。安化黑茶因产...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2023-10-10
    浏览 61
  • 安化黑茶: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安化黑茶:讲述农品牌自己的故事

    安化黑茶,因其产自湖南益阳安化而得名。传说在古代的“丝绸之路”上,运茶的马帮经常由于遇到下雨天而淋湿了茶,茶商痛心而又不甘心丢弃。在途径一个痢疾横行的村子时,发现村里病了很多人,村民们普遍没吃没喝,茶商想自己带的茶反正也长霉了,值不了多少钱,就送给这些可怜的家庭吧,结果奇迹发生,村子里的人们痢疾全好了。事实上,安化黑茶历史悠久,是中国黑茶的始祖,在唐代(856年)的史料中记载为“渠江薄片”,曾列为朝廷贡品。明嘉靖三年(1524年)就正式创制出了安化黑茶。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私茶。”至16世纪末期,安化黑茶已位居中国领先地位,万历年间被定为官茶,大量远销西北。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是一条纵贯中国、连接欧亚,可与“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贸大道。明末清初,安化县呈现“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安化黑茶在20世纪50年代濒临绝产。由于海外市场的征购,这一原产地在安化山区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纪之初璧现,并风靡广东及东南亚市场。200...
    查看详情 >>
    多果发布
    发布于 01-12 20:40
    浏览 5
  • 圈子粉丝

    更多+
    还没有粉丝哦~

    资讯头条

    更多 +
  • 1

    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特”字文章,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要求和国家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战略部署,加快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科学引导消费,及时指导生产,促进产销对接,更好地满足公众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于2020年10月开始开展全国特质农品登录工作,并制定了《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所谓“特质农品”,是指产自特定产地环境条件,具有稳定且可感知、可识别、可量化的独特品质特征,具有一定生产规模,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群体,并经国家农安中心登录的农产品,其中农产品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产品及其初加工产品。特质农品登录坚持“自愿申请、技术评价、信息公开、动态管理”和公益服务原则。根据《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程序,经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推荐,地市级、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核,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确认,并在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公示,符合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要求的相关农产品,则正式登录为特质农品,并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后续进...
  • 2

    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农耕文明,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展示独具农耕文化的乡村风貌、乡土特产和农耕资源,满足公众农耕农品传承与感悟体验需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开展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征集的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包括涵盖具有农耕文化记忆(印记)传承属性并源于种植养殖生产消费过程、彰显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满足乡愁感知感悟感念,且具有独特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消费、技艺与品质特性、风格特色的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以覆盖区域范围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为主体(统称“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应当具有产地覆盖、全程质控、生产指导、消费引导、产销对接和农耕传承的能力。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坚持“自愿申请、自行举证、自我承诺”原则。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征集,按照主体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或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地市级和省级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审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审评后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官网(国家绿色优质农产品公共信息平台)上公布,并以适当方式附送...
  • 3

    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为深入贯彻关于“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农业,打造高品质、有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精神,落细落小农业农村部有关两个“三品一标”工作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常态化的农产品品牌年度储存记忆与公众查询索引名录,以实际行动促进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与公共服务,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现既产得出、产得优,又卖的出、卖得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拟探索开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工作。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突出公益性服务,征集过程中国家中心不收取任何费用。凡纳入《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的农产品品牌,实行动态管理,由县级以上地方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工作机构加强跟踪评价和技术服务,帮助品牌拥有者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发挥好品牌强农带动效应。凡不再符合索引名录征集条件和要求的,依规退出名录。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征集,是一项通过培育知名品牌,服务乡村振兴,促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新工作。经符合申请条件的农产品品牌合法拥有者“自愿申报...
  • 4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5

    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2022-2025年)

  • 6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 7

    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

  • 8

    概述:中欧地理标志保护